天下保险
WORLD INSURANCE
讨论:分红险你还买不买?
来源:和讯网 作者: 发布日期:2004-09-21 访问次数:3697
主持人:分红险过去的宣传优势是:我既有保障功能,又会投资理财。但现在谈到它的市民大多是摇头不迭,觉得太不划算,今年它的分红已经明显低于银行的同期存款利率,更别提购买时保险公司承诺的高回报了;而 那些习惯销售分红产品的业务员也抱怨展业越来越艰难……现在分红险的尴尬是:保障功能不大,红利又太少。 面对这样一个保险产品里的“混血儿”,喜爱它的人觉得它就像兼具摄影和录像功能的数码高科技产品,不喜欢的人则觉得它看上去什么都会,用起来哪样都不出彩。问题的关键集中在人们对分红险的心理预期。如果明确了保险的首要功能是保障而非理财,您对分红险的态度是否会更加客观? 一道数学题 分红本质:基数要大,时间要长 □zx1521(网友友情参与) 说个关于荷花池的数学题目:荷花池里有朵荷花,每天长一倍,一变二、二变四。这样30天就长满整个荷花池。问第28天池里荷花有多少?只有整个荷花总数的1/4啊。大家可以设想一下,在第29天和30天,数目长了多少,收益有多大? 假如我有笔钱准备养老,我不如一次趸交,这样到70岁我的收益就比较大,这就是分红险的魅力:基数要大,时间要长,它的收益曲线越靠后往上翘得越厉害。希望大家弄清楚分红原理,大家其实也可以在买分红险的时候注意一下:如果每年交的保费不多,时间不长,能分到多少红利呢? 两个小提醒 保险≠储蓄 □黎先生(保险记者) 有些客户将红利与所缴保费的存款利息相比较,其实这两者是不能简单类比的。分红保险是由保障利益和红利两部分组成,客户所缴的保费很大部分是用于风险保障的,只有保险公司的利差、死差、费差才会用来分配红利;另外如果你买的分红产品侧重保障利益,那么日后的红利就更少了。 这无非是想说明分红险首先是一份保险产品,保障功能是首要的。几年前保险公司以及营销人员把分红险当作储蓄来卖,而习惯将钱存入银行的市民也就纷纷将分红保险当成储蓄来买。一旦红利低于预期了,要么要求退保,要么指责保险公司不守信用。其实分红本身就是一种风险,我们一直强调“股市有风险”,很多人忽视了分红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只能由自己承担。 做好投资理财的后备队 □亮亮美莎子(代理人)就我接触下来,买保险重分红的多是咱上海的客户。其实,保险公司最怕的是死差益为零或为负,也就是当保险公司的死亡赔付大于或等于预期赔付的时候,对保险公司来说才是真正影响分红的主要因素。对于保险公司来说,控制死亡赔付才应该是最重要的。 对我们老百姓而言,买保险到底要买什么?如果没搞清楚就只盯着分红来买,也肯定会被代理人误导。买保险不能不说它是一个理财工具,但它究竟怎么理财大家清楚吗?我认为它是帮我们随时都准备一笔后备资金的理财工具。军事上讲究打仗要预留“后备队”,我们投资理财不就象“打仗”一样吗?其实这就是保险的真正意义。我一直以来都推崇买保险首先应该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:医疗问题、家庭收入补偿问题。 三个小观点 观点一:承诺无效,质疑诚信 □张女士(迅达电梯公司)去年分红险的广告做得很厉害,我购买分红险的时候还正好是这个保险公司的市民服务日。当时我的代理人把这个分红 险吹得天花乱坠,什么肯定比国债合算,并且保证我每年有3%的收益,不过他倒没有提保障作用。可是今年年中我发现自己所获得的收益率只有1%多一点点,让我吃惊之余也很愤怒。 我也考虑过退保,但损失会很大;当时代理人的夸口也不能作为法律依据,打官司也赢不了,只能当吃一个哑巴亏。最近孩子买保险,我也跟着意识到了保险的保障作用,这样想想心气也平一些了,但作为保险公司来讲,还是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诚信问题的,不能为了推销产品就胡乱承诺,因为我们老百姓大多都是不熟悉保险的,是弱势一方。 观点二: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 □钟朗思(德福来纺织贸易公司) 我们家就买分红险,老婆不喜欢,我喜欢。虽然这一次的收益比较低,但分红这种事情是很难说未来会怎么样的。退一步说,即使无红可分,分红险比起其它金融产品,也已经兼具了保本、增值、保障、无风险的作用,我为什么不买? 从长远角度看,分红险就更加适宜了,因为它受资本市场运作情况的影响比较大。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,保险公司应该能够从投资中获得更高的收益,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。朋友中有人弃分红去炒股票,风险陡然高了很多,这就像是一个人宣布自己戒烟了,然后去抽雪茄。 观点三:分红营销理念要改变 □黄矿岩(自由撰稿人)我觉得目前分红险的窘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保险公司自己造成的。追求业绩和利润是商业保险公司的最终目的,这本无可厚非,但在老百姓对保险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,仅仅施以利诱,而不去宣传保险最本质的保障作用,是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很大的失策,而且现在也要自尝苦果。保险公司应该把追求业绩与普及保险知识、传播保险功能结合起来,一方面让大家了解保险的真谛,一方面再去追求业绩的最大化,改变只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。
上一案例:2010·亚洲保险竞争力排名奖项
下一案例:天安门广场花坛摆放完毕